English

推陈出新 取精用宏

睹乔木而思故家 考文献而爱旧邦
2000-03-30 来源:光明日报 王继如 我有话说

一提到地方历史文献,许多人便会想到是把一些旧籍拿出来再印。但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《江苏地方文献丛书》第一辑却有新的思路,从选书到写前言、作附录,都给读者一些新的感觉。这部丛书的特点有四:

一、选目出新。入选丛书中的文献,属于初印本的不少,如袁学澜《吴郡岁华纪丽》,陈去疾《五石脂》都是据抄录本排印。李清《南渡录》据12种抄本整理而成。顾麟七《过云楼书画续记》是初次公开刊印本。《泰州旧事摭拾》是新的纂辑本。《吴歌·吴歌小史》是王煦华对吴地民谣材料及研究资料所作的汇编。其中有些资料是不太容易找到的。此丛书本较前出之本增加的内容也不少,如王《宋平江城坊考》用1958年录成清稿本作底本,较1925年自费刊旧本增1万余字。顾公燮《丹午笔记》据嘉庆二十三年(1818)冰玉居士抄本,较1917年《涵芬楼秘笈》本《消夏闲记摘抄》增四万字。

二、弁言明晰。给一部书写个提要,介绍作者的简历,书的内容,版本的情况,以便读者对书的全貌有一个总体认识。这部丛书每本之前也都有弁言或说明,其作用就是提要。这些弁言大都写得相当允当明晰。特别是《清嘉录》的前言,行文清丽,笔带感情,本身便是一篇好文章。《过云楼书画记·续记》的弁言,内容周详,文笔典雅,堪称提要中的妙品。

三、附录可观。《吴越春秋》后附“词语校释”,既便读者理解该书,也可一觇后汉用语。《寒山寺志》增撰“补编”和“附录”,《吴地记》后附一“佚文”,都提供了新的材料。《百城烟水》、《宋平江城坊考》后附条目索引,便于检索。

四、取用宏广。有人以为地方文献仅仅对某一地方有意义,这种理解至少是不全面的。比如历来被广为传诵、对弘扬气节颇起作用、收在中学课本中的《五人墓碑记》,在顾公燮《丹午笔记》67条“五人墓”中便有详细的背景材料。人所共知的“中山狼”的故事(见〔明〕马中锡《东田集·中山狼传》),其背景有人说是讽刺李梦阳不肯为康海申冤,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力辩其非,《丹午笔记》53条提出被负恩者是林俊(见素),引黄才伯诗为证。此文文学史上对此故事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。汉赵晔《吴越春秋》等书中有许多有助于训诂的材料。这部丛书当然不止仅有文史方面的作用,但由于笔者知识所限,所举的例子仅限于此。

(作者系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